“奶牛遭屠杀”:产业链底层的悲凉

    发布时间:2007-08-22

    来源:

    字号:[

     打着保护“奶农”的旗号汇集到一起的“牛奶涨价同盟”转瞬之间瓦解。与此同时,内蒙古、陕西、山西等地的奶农,因饲料飞涨,正将奶牛当成肉牛屠杀。今日宰牛的景象,让人们担心明天的奶价会不会真的暴涨?
     
           在这次奶牛成本的涨价中,加工企业赚到了他们应赚的,消费者喝到了便宜奶。暂不说把奶牛饲料涨价的成本全由产业链底层的奶农承担是否公平,但入不敷出的奶农大量屠杀奶牛,长期下去,奶源即将告急。


          2007:奶牛劫难年


        “去年至现在,我们小区已经宰杀了40头奶牛了。”8月13日,西安临潼区任留乡赵刘奶牛养殖小区刘小建指着不远处牛圈里幸存的几头奶牛沮丧地告诉记者。他们养殖小区屠杀的牛还不算多,有一个养殖小区今年一次就宰杀了140头奶牛。
        西安市临潼区是陕西奶牛养殖重点基地,有养殖奶牛的传统,近几年来在政府的倡导下,一些规模化的养殖场应运而生,根据政府部门上报的数据,全区奶牛存栏量超过了5万头。记者驱车进入临潼区,公路旁随处可见某某奶牛养殖场的牌子。随意走进哪个养殖场,看到的却是奶农的愁苦和悲伤。
        “一些零星的散养户,都和我一样基本上全部把奶牛当肉牛卖了。” 一位姓张的农民告记者,他家以前也养有3头奶牛,上个月全部卖了。记者在任留乡采访时,正巧碰到一位屠宰场的商贩缓缓开着车,高音喇叭吆喝着:“买牛喽!”“买牛喽!”
        临潼区有5万头奶牛,到底已有多少遭到屠杀,没人统计。
        据记者通过媒体同仁了解到,奶牛遭到大规模屠杀,不仅仅是陕西临潼区的个别现象,几乎全国所有的奶牛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大量屠杀。
        山西省山阴县是闻名全国的奶牛养殖县。上世纪70年代,在王震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实行黄牛改良,迅速发展奶牛养殖业。村子里大多数人家都养奶牛。有的村子里奶牛比人口还多,奶牛与17万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有关资料称,2005年年底山阴县奶牛存栏数有6.85万头,在“公司”加“奶站”加“农户”的模式下,农民从奶牛养殖中得到了实惠。“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3388元,是朔州市农民增收最快的地方,成为山西省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县。山阴县农民收入的1/3来自奶牛。”该县一位负责人在向记者谈到当时的情景时,言语里仍洋溢出喜悦和自豪之情,但一谈到现状时,不由得发出了长长的一声叹息:“难啊!”
        这个地方的奶牛更是遭到了大量屠杀。记者在山阴县张堡村了解到,该村许多村民都把奶牛当肉牛卖了,外出打工去了。“我原有19头奶牛,从今年4月份开始,已经卖掉了10头。”该村一位姓郭的奶牛养殖户无奈地告诉记者。
        新建县是江西主要奶牛养殖基地,该县蛟桥冠山奶牛养殖小区一位奶农告诉记者,“我正准备把家里的30头奶牛全部卖掉。”
        “屠杀奶牛有什么新奇的,” 内蒙古呼伦贝尔阿荣旗农产品经纪人王某告诉记者,对于内蒙古扎兰屯市一带的奶农,早已见怪不怪,因为在他们周围“几乎每天都上演着这样的一幕”。
        “是阿!每天都上演着同样的一幕。”记者了解到,除了以上提到的陕西、山西、内蒙古等省区的奶牛养殖遭到了屠杀外,还有黑龙江、河北、新疆、山东、江西和四川等全国各省区的奶牛养殖区,何尝不在演着把奶牛当肉牛屠杀的一幕。
        奶牛,人们曾叫它“致富牛”、“小康牛”,一头奶牛价值曾经高达2万元。奶农们为何要把曾经高达几万元的奶牛当肉牛便宜杀了呢?
        “养在手里倒赔钱,养得越多赔得越多。”陕西临潼区大伟奶牛场场主陈西安挂着一脸的汗水告诉记者,2001年,陈和亲戚朋友凑了60万元,投资办了奶牛场,6年过去了,搭上的时间不说,不仅没有挣钱,按目前的现状,至少要赔30万元。老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养殖场要盈利,牛场的牛60%要出奶,但一头牛从牛娃到成牛,周期至少需要2到3年。“但奶价近年变化不大,用人工资成倍增长,加上饲料涨价,不赔钱才怪了!”
        山西山阴县一位姓郭的奶农把账算得更细,“从去年年底开始,饲料价格就翻着筋斗往上涨,几乎十几天一个价,可奶站的收购价格却不涨反降,跌破了政府定的最低收购价1.70元/公斤。产奶30公斤的奶牛一天就要吃掉15公斤的精饲料。成本大于收益,怎么养?”
        一些给小型乳制品企业供奶的奶牛场日子难过,那么给大型乳制品企业供奶的奶农日子怎么样呢?内蒙古扎兰屯市郊区一位给内蒙古某大型奶加工企业供奶的刘姓奶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同样是叫苦连天,“我这是被牛套住了,牛吃的豆饼1公斤2.6元、玉米1公斤1.5元,可牛奶1公斤才卖1.5元。养牛除了赚得一身脏,就是赔本!”
        不久前,在呼和浩特举办的“乳业发展国际论坛”上,我国奶农效益低下等问题成为与会专家和官员关注的热门话题。会上提供的数据显示,近期,奶牛养殖的物化成本、劳动力成本、财务成本和环境成本明显上升,特别是饲料价格上涨25%至30%。而原料奶的收购价格却一直保持不变。目前全国约40%的奶牛养殖户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大量的奶牛被当成肉牛屠杀。 BB霜排名化妆水最好的玫瑰精油瘦身霜30岁用什么护肤品晒后国产眼霜
        大量的奶牛遭屠杀,不得不使人联想到2005年至2006年,这一生猪劫难年。这一年生猪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从而导致了大量农户含泪屠杀母猪,致使生猪产量一度下降,这成为今年5月以来生猪价格持续猛涨的原因之一,使2007年成了名符其实的“金猪年”。
        由于全球谷物、饲料等商品价格上涨,造成奶牛饲养产业成本升高,美国部分地区牛奶价格甚至超过汽油。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4台说,美国部分地区牛奶价格甚至可能超过汽油。报道援引“西部奶制品协会”的数据说,美国西部1月每加仑(4.5升)牛奶价格平均为2.64美元,7月上涨至3.63美元,9月将可能达到5美元。   
            发展中国家也未能“幸免”。印度大多数供奶商宣布,自8月1日起上调牛奶价格,具体为每升牛奶上涨1印度卢比(约合0.025美元)至22卢比(约合0.55美元)。而中国的奶牛饲料成本也大幅度涨价了,肉蛋及食品也都大幅涨价了,为何惟独牛奶却不言“涨”呢?


          原料涨价成本全加到了奶农头上 

          因奶价便宜导致奶农屠杀奶牛,乳品加工企业对之也非常担心。“最近粮价上涨,劳动力工资上涨,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利润小,就会出现卖奶牛的情况,但这样时间长了,肯定会影响原奶的供应。” 陕西关山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小林告诉记者。
        既然乳品加工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为何不提高原奶的收购价,以维持其正常奶源?“作为乳品加工企业的负责人,我是不愿意看见奶农把正常产奶的奶牛当肉牛卖掉,也想提高原奶收购价格,保护奶农的利益,但我是爱莫能助。” 李小林两手一摊,无奈地告诉记者,现在奶制品行业竞争相当激烈,价格战已到白热化,保持现有的原奶收购价格,只能保持企业基本运转。如果提高原奶收购价格,成品奶售价不提高,企业就要亏损;提高成品奶售价,就意味着将被挤出市场。“谁敢轻言涨价?”
        众所周知,许多地方的奶牛产业是当地政府一手扶持起来的,乳品加工企业往往也是政府一手扶持起来的,一些地方政府为鼓励当地农民养牛还规定了原奶保护价。那么这些地方的政府为何不提高保护价呢?
        “保护价不是一个县想提就能提的,” 某县的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国奶加工企业都不提,如果单一个县规定本县企业提高原奶收购价,企业不亏损,就只得提高售价。而几家大企业的产品铺天盖地,这就意味着这个县的奶加工企业马上倒闭。奶农的奶更没人收,只有倒地沟了。
        因此奶加工企业谁也不敢轻言“涨”价,就都这么撑着,把饲料上涨的成本让这条产业链上的奶农全部承担。
        “我们怎么能与奶站讲价呢?”奶农陈西安苦笑着告诉记者,“奶也不像粮食,便宜了我放在那里不卖,奶如果不卖就只得倒掉。”
        由于奶站和奶制品加工企业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不管饲料成本涨多高,这个上涨的成本只能完全由奶农承受,加工企业该赚多少还是多少,一分也不少。

          ■探 询
          “屠杀奶牛”危及奶业安全?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的产奶大省,那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奶牛遭屠杀的现象呢?“我们早就注意到这一现象(屠杀奶牛),并在进一步收集数据、了解情况,”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一位人士告诉记者。这需要理性来看待这个问题,奶牛当肉牛卖,表面上看自然是令人痛心,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比较效益下降后,大量老牛、病牛、劣质低产牛被淘汰是必然的。如按正常种群12%左右的淘汰率,就内蒙古自治区来说,有二三十万头奶牛被淘汰也算正常。实际上,从2005年开始,全区奶牛养殖业已开始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逐渐转化。
          另一位业内人士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正常的比例范围内汰淘当然是好事,但是这个淘汰比例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
        在这次奶牛成本的涨价中,加工企业赚到了他们应赚的,消费者喝到了便宜奶。暂不说把奶牛饲料涨价的成本全由奶农承担是否公平,但大量屠杀奶牛,从而有可能导致一些中小型牛奶加工企业因没有奶源而被迫停产,可能剩下的就只有两三家奶业寡头了。在奶业市场由两三家企业高度垄断,缺乏竞争的情况下,消费者未来还能喝上便宜的牛奶吗?
        这位人士呼吁,国家应该尽快出台措施,对之进行调控,保护广大奶农的利益。他们生活在最底层,为我国奶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没有理由把奶牛饲养涨价成本全由他们承担,这不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同时这也是为了保持奶牛种群和数量的基本稳定,保持市场充分竞争,防止个别大型奶业企业形成行业垄断,保护消费者能长久喝到便宜奶的需要。

    分享至:

    版权所有河北省奶业协会©2003-2019 冀ICP备19003080号

    地址:石家庄新石北路380号卓达院士大厦1312 河北省奶业协会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839635 15932668866(微信同步)